是不是出现肾病就一定会肾衰竭?

说到肾病,人们总是想到肾衰竭、尿毒症,但其实并非所有肾病就一定会成为肾衰或者尿毒症,只要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肾功能处于稳定状态,就能够防止出现肾衰竭的问题。那么,怎样知道自己的病情是不是已经稳定?下面,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为大家解答。

其实通过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来。

尿量维持在1000毫升以上

尿液是肾脏代谢的主要形式,如果肾脏受损,排尿情况就会受到影响。

1000毫升尿量是肾脏排毒功能的分界线,如果尿量能持续维持在这之上,说明肾功能还是比较稳定的,可以持续排出体内代谢物,肾病的进展也会减缓。

尿蛋白稳定在以下

肾友们都知道尿蛋白是肾脏受损的重要指标,同时持续的尿蛋白也是肾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。保持稳定较低的尿蛋白水平,有利于肾病预后。

具体尿蛋白维持到多少算是好转,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,判断标准则不同。

一般慢性肾小球肾炎、部分肾病综合征、IgA肾病等要求降到以下,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,如果长期维持在这个水平,说明肾功能持续稳定,没有恶化的情况。

血压稳定在130/80以下

血压和肾脏是一对难兄难弟,两者相互影响。肾脏病情会导致血压不稳定,同时长期血压高,也会导致体内水钠代谢异常,使肾脏血流不足,加速肾脏细胞的坏死、纤维化、硬化。

一般年轻的肾病患者血压保持在130/80以下,对病情的影响很小,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血压可以放宽到140/90以下。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